建设教育强国,基本抓手是推进教育现代化。教育强国既有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,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。所谓共同特征,就是要遵循教育现代化的一般规律,建设发展水平高、服务贡献大、国际竞争力强的教育强国。所谓中国特色,就是要立足人口众多且基础薄弱的资源禀赋、教育文化的历史底蕴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追求,走自己的路,不简单照搬国外模式。
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。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“加快建设教育强国”部署,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、提供了遵循。深刻理解教育强国战略,可以从强化战略意义、深化战略内涵、锚定战略支撑和落实战略布局等方面展开。
强化战略意义,明确教育强国之本
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教育是民族振兴、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,是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,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、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。”
建设教育强国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。当前,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、优化经济结构、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,急需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劳动者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。
建设教育强国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源泉。文化传承创新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集中体现,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、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。教育强国建设既以西方发达国家为参照,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、借鉴与融合,助力各级各类教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;又扎根中国大地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继承发扬革命文化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以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彰显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。
建设教育强国是科技引领与进步的根本。科技要发展,关键在人才,根本靠教育。十年来,我国高等院校获得了一半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、60%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90%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,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。
建设教育强国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石。教育既是国计,又是民生;既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领域,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。教育是全球各国破解社会和经济不平等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。
深化战略内涵,把准教育强国之实
建设教育强国,基本抓手是推进教育现代化。教育强国的战略内涵因侧重点不同而体现在多个方面:
一是教育自身发展水平高,即展现为“教育”强国。教育强国首先是教育自身的总体实力要强,一个国家之所以被称为教育强国,其根本在于具有较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。
二是教育服务贡献能力大,即表现为教育“强”国。教育强国必须充分发挥“外部的”社会功能,成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,更好适应、支撑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“快变量”。党的二十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一系列强国建设目标,而教育强国排在首位。
三是教育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强,即体现为教育强“国”。教育强国是教育综合实力排在世界前列的国家。教育综合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部分:前者指的是财政投入、入学率、办学条件等硬性指标;后者指向“教育的品质”,反映教育本源、本质或内在特征,最终指向“人的培养”。
锚定战略支撑,筑牢教育强国之基
三是以人民满意的教育引领强国建设。人民立场和人民满意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价值导向,也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、人才强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要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、全面提升教育服务发展能力,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现代化,树立以人为宗旨的育人方式现代化,健全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治理现代化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助力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